第一節(jié) 概述
滅菌(sterilization):系指用物理或化學等方法殺滅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體和芽孢的手段。
滅菌法(the technique of sterilization):系指殺滅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體和芽孢的方法或技術
無菌(sterility):系指在人一指定物體、介質或環(huán)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無菌操作(asepic technique):系指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條件,使產(chǎn)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種操作方法或技術。
防腐(antisepsis):系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的手段,亦稱抑菌。對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稱抑菌劑或防腐劑。
消毒(disinfection):系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對病原微生物具有殺滅或除去作用的物質稱消毒劑。
一、滅菌制劑與無菌制劑的定義與分類
限菌制劑: 是指允許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不得有規(guī)定控制菌存在的藥物制劑。如口服制劑不得含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
滅菌制劑: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學方法殺滅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體和芽孢的一類藥物制劑。
無菌制劑:系指采用某一操作方法或技術制備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體和芽孢的一類藥物制劑。
無菌制劑包括注射用制劑、眼用制劑、植入型制劑、創(chuàng)傷用制劑、手術用制劑
二、滅菌與無菌技術
目的:提高藥物制劑的安全性、保護制劑的穩(wěn)定性、保證制劑的臨床療效
滅菌法:物理滅菌法、化學滅菌法、無菌操作法
(一)物理滅菌技術 利用蛋白質與核酸具有遇熱、射線不穩(wěn)定的特性,采用加熱、射線和過濾方法,殺滅或除去微生物的技術稱為物理滅菌法,亦稱物理滅菌技術。包括:1. 干熱滅菌法2. 濕熱滅菌法3. 過濾滅菌法4. 射線滅菌法
1. 干熱滅菌法 系指在干燥環(huán)境中進行滅菌的技術。包括:火焰滅菌法、干熱空氣滅菌法
滅菌溫度和時間:
135 ~ 145℃滅菌3 ~ 5h;
160 ~ 170℃滅菌2 ~ 4h;
180 ~ 200℃滅菌0.5 ~ 1h
火焰滅菌法 系指用火焰直接灼燒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于耐火焰材質(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的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藥品的滅菌。
干熱空氣滅菌法 系指用高溫干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于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制品以及不允許濕氣穿透的油脂類(如油性軟膏基質、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藥品的滅菌,不適于橡膠、塑料及大部分藥品的滅菌。
2. 濕熱滅菌法 系指用飽和蒸氣 、沸水或流通蒸氣進行進行滅菌的方法。包括:熱壓滅菌法、流通蒸氣滅菌法、煮沸滅菌法、低溫間歇滅菌法
熱壓滅菌法 系指用高壓飽和水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能殺滅所有細菌繁殖體和芽孢,適用于耐高溫和耐高壓蒸汽的所有藥物制劑 、玻璃容器、金屬容器、瓷器、橡膠塞、濾膜過濾器等。
影響濕熱滅菌因素 微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耐熱、壓次序:芽孢>繁殖體>衰老體)、蒸氣性質、藥物性質和滅菌時間、其他 如介質pH(一般情況下,在中性環(huán)境下微生物的耐熱性最強,堿性環(huán)境次之,酸性環(huán)境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和介質的營養(yǎng)成分(營養(yǎng)高
,抗熱性強)等
濕熱滅菌原則:在達到有效滅菌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滅菌溫度和縮短滅菌時間。
流通蒸氣滅菌器滅菌法 系指在常壓下,采用100℃流通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方法。滅菌時間通常為30~60min。該法適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熱制劑的滅菌。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不是可靠的滅菌法。
煮沸滅菌法 系指將待滅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熱滅菌的方法。煮沸 時間通常為30~60min。該法滅菌效果較差,常用于注射劑、注射針等器皿的消毒。必要時加入適量的抑菌劑,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滅菌效果。
低溫間歇滅菌法 系指將待滅菌物置60~80℃的水或流通蒸氣中加熱60min,殺滅微生物繁殖體后,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h,讓待滅菌物中的芽孢發(fā)育成繁殖體,再次加熱滅菌、放置,反復多次,直至殺滅所有芽孢。該法適用于不耐高溫、熱敏感物料和制劑的滅菌。
缺點是費時、工效低、滅菌效果差,加入適量抑菌劑可提高滅菌效率。
3. 過濾滅菌法 系指采用過濾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該法屬于機械除菌方法,該機械稱為除菌過濾器。該法適用于對熱不穩(wěn)定的藥液、氣體、水等物品的滅菌。
4. 射線滅菌法 系指采用輻射、微波和紫外線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包括:(1)輻射滅菌法(2)微波滅菌法(3)紫外線滅菌法
(1)輻射滅菌法 系指采用放射線同位素(60Co和137Cs)放射的 γ 射線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 本品適用于熱敏物料和制劑的滅菌
優(yōu)點:不升高產(chǎn)品溫度,穿透力強,滅菌效率高。
缺點:設備費用較高,對操作人員存在潛在的危險性,對某些藥物(特別是溶液型)可能產(chǎn)生藥效降低或產(chǎn)生毒性物質和發(fā)熱物質等。
(2)微波滅菌法 采用微波(頻率為300MHz~300kMHz)照射產(chǎn)生的熱能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該法適用于液體和固體物料的滅菌,且對固體物料具有干燥作用。
特點:微波能穿透到介質和物料的深部,可使介質和物料表里一致地加熱;且具有低溫、常壓、高效、快速、低能耗、無污染、易操作、易維護、產(chǎn)品保質期長等特點。
微波殺菌機理:熱效應—使微生物中蛋白質變性而失活。非熱效應—干擾了微生物正常的新陳代謝,破壞微生物的生長環(huán)境。
低溫(70~80℃)即可殺滅微生物,不影響藥物的穩(wěn)定性。
(3)紫外線滅菌法 系指用用紫外線(能量)照射殺滅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用于紫外滅菌的波長一般為200~300nm,最強滅菌力的波長為254nm。該法適用于照射物表面滅菌、無菌室空氣及蒸餾水的滅菌。不適合于藥液的滅菌及固體物料深部的滅菌。
滅菌機理:紫外線可導致核酸蛋白變性,又能使空氣中氧氣產(chǎn)生微量臭氧。
特點:紫外線穿透能力弱,并能被普通玻璃吸收,裝于容器中的藥物不能用紫外線滅菌。紫外線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二) 化學滅菌法 系指用化學藥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將其殺滅的方法。
氣體滅菌法 該法適用于環(huán)境消毒和不耐熱的醫(yī)用器具、設備和設施等的消毒,亦用于粉末注射劑的消毒。常用的氣態(tài)殺菌劑:環(huán)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和過氧乙酸。
藥液滅菌法 該法常作為其他滅菌法的輔助措施,適用于皮膚、無菌器具和設備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75%乙醇、1%聚維酮碘溶液、0.1~0.2%新潔爾滅溶液、酚或煤酚皂溶液等。
(三)無菌操作法 系指整個過程控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一種操作方法。
該法適用于一些不耐熱藥物的注射液、眼用制劑、皮試液、海綿劑和創(chuàng)傷制劑的制備.無菌操作法包括無菌操作室的滅菌和無菌操作兩個環(huán)節(jié)。
1. 無菌操作室的滅菌
常采用紫外線、液體和氣體滅菌法對無菌操作室環(huán)境進行滅菌。常用甲醛溶液加熱熏蒸法。
2. 無菌操作
(四)滅菌參數(shù)(F值和F0值)
1. D值 在一定溫度下,殺滅90%位身無(或殘存率為10%)所需的滅菌時間。lgN0-lgNt=kt/2.303 D = t = 2.303/k(lg100-lg10)
D值為降低被滅菌物品中微生物數(shù)至原來1/10或降低一個對數(shù)單位(lg100降至lg10)所需的時間。
2. Z值 降低一個lgD值所需升高的溫度,即滅菌時間減少到原來的1/10所需升高的溫度或在相同滅菌時間內,殺滅99%的微生物所需提高的溫度.
Z=T2-T1/logD2-logD1
3.F值 在一定滅菌溫度(T)下給定的Z值所產(chǎn)生的滅菌效果與在參比溫度(To)下給定的F值所產(chǎn)生的滅菌效果相同時所相當?shù)臅r間。常用于干熱滅菌,單位:min。
F = △t ∑10
4.F0值 在一定滅菌溫度(T)、Z值為10℃所產(chǎn)生的滅菌效果與121 ℃、Z值為10℃所
產(chǎn)生的滅菌效果相同時所相當?shù)臅r間。
F0 = △t ∑10
F0=D121℃×(lgN0-lgNt)
F0值僅限于熱壓滅菌,生物F0值相當于121℃熱壓滅菌時,殺滅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時間。F0值體現(xiàn)了滅菌溫度與時間對滅菌效果的統(tǒng)一,數(shù)值更為精確、實用。
為了確保滅菌效果,應適當增加安全系數(shù),一般增加理論值 的50%。
影響F0值的主要因素
三、空氣凈化技術
空氣凈化系指創(chuàng)造潔凈空氣為目的的空氣調節(jié)措施。
空氣凈化技術系指為達到毛中凈化要求所采用的凈化方法。分為工業(yè)凈化和生物凈化。
空氣凈化標準
1.含塵濃度 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粉塵的個數(shù)(計數(shù)濃度)或毫克量(重量濃度)。
2.凈化方法(1)一般凈化 (2)中等凈化 (3)超凈凈化
浮沉濃度測定方法
無菌檢查法
空氣凈化技術
1. 過濾方式:(1)表面過濾 (2)深層過濾
2. 過濾機理:(1)攔截作用 (2)吸附作用
3. 影響因素:粒徑、過濾風速、介質纖維直徑和密實性、附塵。
空氣過濾器的特性 1)過濾效率 2)穿透率和凈化系數(shù) 3)容塵量
四、冷凍干燥技術 是指將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預先進行降溫,凍結成冰點以下的固體。在真空條件下使冰直接升華,以水蒸氣形式除去,得到干燥產(chǎn)品的一種技術。亦稱升華干燥。
第二節(jié) 注射劑
一、注射劑的定義 注射劑(Injection)俗稱針劑,系指藥物制成的供注入機體內的一種制劑。包括滅菌或 無菌溶液、乳狀液和混懸液以及供臨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懸液的無菌粉末。由藥物、溶劑、附加劑及特制容器所組成。
注射劑的分類
(1) 溶液型注射劑
(2) 混懸型注射劑 水難溶性藥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長藥效作用的藥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懸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喜樹堿靜脈注射液。這類注射劑一般僅供肌內注射。
(3) 乳劑型注射劑 水不溶性液體藥物,根據(jù)醫(yī)療需要可以制成乳劑型注射劑,例如膠丁鈣注射液和靜脈營養(yǎng)脂肪乳注射劑等。
(4) 注射用無菌粉末 注射用無菌粉劑亦稱粉針,是指采用無菌操作法或凍干技術制成的注射用無菌粉末或塊狀制劑,制劑需用用適當?shù)娜軇┤芙饣蚴蛊浠鞈叶鴳谩?br />
注射劑的給藥途徑
(1) 皮內注射[intradermal (ID) route]
(2)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SC) route] 由于人體皮下感覺比肌肉敏感;故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混懸液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3)肌內注射[intramuscular (IM) route] 注射肌肉組織中,一次劑量一般在5ml以下,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懸液、乳濁液均可作肌內注射。
(4) 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V) route] 油溶液和一般混懸型注射液不能作靜脈注射。凡能導致紅血球溶解或使蛋白質沉淀的藥物,均不宜靜脈給藥。
(5) 脊椎腔注射[vertebro caval route]
(6)動脈內注射 (intra-arterial route)
(7 )其他 包括心內注射、關節(jié)內注射、滑膜腔注射、穴位注射以及鞘內注射等。
注射劑的特點
(1) 藥效迅速,作用可靠(2) 適用于不能口服給藥的患者 (3) 適用于不宜口服的藥物(4) 發(fā)揮局部定位作用(5) 注射給藥不方便且注射時疼痛 (6) 制造過程復雜,生產(chǎn)費用較大,價格 較高。
注射劑的質量要求
(1) 無菌 (2) 無熱原 (3) 澄明度(4) 安全性(5) 滲透壓(6) pH(7) 穩(wěn)定性(8) 降壓物質
二、注射劑的處方組成 注射液用原料、注射用溶劑、注射用附加劑、注射劑的等滲與等張調節(jié)、注射用原料
注射用原料必須符合藥典或國家質量藥品質量標準。
注射用溶劑 包括: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其他注射用非水溶劑。
1.注射用水 制藥用水包括純化水、注射用水與滅菌注射用水。
純化水用原水經(jīng)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它適宜的制得的供藥用的水,可作為配制普通藥物制劑的溶劑或試驗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劑的配制。
注射用水為純化水經(jīng)蒸餾所得的蒸餾水,作為配制注射劑用的溶劑。
滅菌注射用水為滅菌后的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滅菌粉末的溶劑或注射液的稀釋劑。
純化水可作為
2.注射用油 包括:植物油(主要為大豆油)、油酸乙酯、苯甲酸芐酯
碘值為79~128;皂化值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 。
碘值說明油中不飽和鍵的多少,碘值高,則不飽和鍵多,油易氧化酸敗 ,不適合注射用。皂化值表示油中游離脂肪酸和結合成酯的脂肪酸的總量多少,可看出油的種類和純度。酸值說明油中游離脂肪酸的多少,酸值高質量差,也可以看出酸敗的程度。
礦物油和碳氫化合物不能被機體吸收,故不能被注射用。油性注射劑只能供肌肉注射。
3、其他注射用溶劑 (1) 乙醇 (2) 甘油 (3) 丙二醇 (4) 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 DMA)
(三)注射劑的附加劑
為了提高注射劑的有效性、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注射劑中除主藥外還可添加其它物質,這些物質統(tǒng)稱為"附加劑"。
附加劑在注射液中的主要作用:(1)增加藥物的理化穩(wěn)定性(2)增加主藥的溶解度(3)抑制微生物生長,尤其對多劑量注射劑更要注意(4)減輕疼痛或對組織的刺激性。
注射劑常用的附加劑有:pH和等滲調節(jié)劑、增溶劑、麻醉劑、抑菌劑、抗氧劑等。另外還有濕潤劑、乳化劑、緩沖劑、助懸劑、螯合劑、穩(wěn)定劑等
(四)注射劑的等滲與等張調節(jié)
(1)冰點降低數(shù)據(jù)法:
血漿的冰點為-52℃,因此任何溶液,只要其冰點降低為0.52℃,即與血漿等滲
W =( 0.52-a )/b。
W:配成等滲溶液所需加入藥物的量(%, g/ml) a: 未經(jīng)調整的藥物溶液的冰點下降度 b: 用以調整等滲的藥物1%(g/ml)溶液的冰點下降度。
(2)氯化鈉等滲當量,即與1g藥物呈等滲效應的氯化鈉量。
公式:
例如頭孢噻吩鈉(cephalotin sodium)的氯化鈉等滲當量為0.24,若配制2%的頭孢噻吩鈉溶液100ml,欲使其等滲,需加入氯化鈉為0.9 -0.24´2 = 0.42g氯化鈉。
滲透壓調節(jié)劑常用氯化鈉與葡萄糖。
3)等滲溶液與等張溶液:
等滲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是指滲透壓與血漿相等的溶液,
所謂等張溶液(Isotonic solution)是指與紅細胞膜張力相等的溶液,在等張溶液中既不會發(fā)生紅細胞體積改變,更不會發(fā)生溶血,所以等張是個生物學概念。
第三節(jié) 注射劑的制備
注射劑一般生產(chǎn)過程包括:
注射用水為
注射用水的制備
原水處理 原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與電滲析法及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制得的離子交換水主要供蒸餾法制備注射用水使用,也可用于洗瓶,但不得用來配制注射液,因其在除熱原方面還不如蒸餾法那樣可靠,有時還帶有乳光。電滲析法與反滲透法廣泛用于原水預處理,供離子交換法使用,以減輕離子交換樹脂的負擔。
(三) 熱原
熱原(Pyrogens) 注射后能引起人體致熱反應的物質稱為熱原。它是微生的代謝產(chǎn)物。大多數(shù)細菌都能產(chǎn)生,致熱能力最強的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所產(chǎn)生的熱原。
1. 熱原的組成 熱原是微生物的一種內毒素,它存在于細菌的細胞膜和固體膜之間。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所組成的復合物,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內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別強的熱原活性,因而大致可以認為內毒素=熱原=脂多糖。
2.熱原的性質 (1) 耐熱性 (2) 濾過性 (3) 水溶性 (4) 不揮發(fā)性 (5) 其它 熱原能被強酸、強堿破壞,也能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所鈍化,超聲波也能破壞熱原。(活性炭可以吸附熱原)
3 熱原的主要污染途徑 (1) 從溶劑中帶入(主要途徑) (2) 從原料中帶入 (3) 從容器、用具、管道和裝置等帶入 (4) 制備過程與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的污染 (5) 從輸液器帶入
4. 熱原的除去方法
(1) 高溫法 對于注射用的針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滌干燥后,于250℃加熱30分鐘以上,可以破壞熱原;
(2) 酸堿法 玻璃容器、用具還可用重鉻酸鉀硫酸清潔液或稀氫氧化鈉處理,可將熱原破壞;
(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炭對熱原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同時有助濾脫色作用,所以在注射劑中使用較廣。
(4) 離子交換法 (5) 凝膠濾過去 (6) 反滲透法 (7) 超濾法 (8) 其他方法:
第三節(jié) 注射劑的制備
1. 原輔料的準備
2. 注射容器的處理
3. 注射液的配制與過濾
4. 注射液的灌封
5. 注射劑的滅菌和檢漏
3、注射液的配制與濾過
配制方法 配液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劑中一次配成所需的濃度即所謂稀配法,原料質量好的可用此法。另外還有全部原料藥物加入部分溶劑中配成濃溶液,加熱過濾,必要時也可冷藏后再濾過,然后稀釋至所需濃度,此法叫濃配法,溶解度小的雜質在濃配時可以濾過除去。
影響過濾的因素:P80
(一) 注射劑的滅菌
對熱不穩(wěn)定的產(chǎn)品,在避菌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生產(chǎn)的注射劑,一般1~5ml安瓿可用流通蒸氣滅菌100℃30分鐘,10~20ml安瓿使用100℃45分鐘。滅菌時間還可根據(jù)情況延長或縮短。要求按滅菌效果F0值大于8進行驗證。凡能耐熱的產(chǎn)品,宜采用115℃30分鐘滅菌。六、注射劑的質量檢查
(一) 澄明度檢查(可見異物)
(二) 熱原檢查 熱原檢查目前各國藥典法定的方法仍為家兔法。選用家兔作試驗動物,是因為家兔對熱原的反應和人是相同的。
鱟試驗法:鑒于家兔法費時較長,操作繁瑣,近年來發(fā)展了體外熱原試驗法即鱟試驗法,其原理是利用鱟(Limus polyphemus)的變形細胞溶解物(amebecyte lysate)與內毒素之間的凝集反應。
(三) 無菌檢查
(四) 降壓物質檢查
(五)不溶性顆粒檢查八、注射劑的舉例
(一) 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pr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處方 0.5% 2%
:鹽酸普魯卡因 5.0g 20.0g
氯化鈉 8.0g 4.0g
0.1 mol/L鹽酸 適量 適量
注射用水加到1000ml 1000ml
制法 取注射用水約800ml,加入氯化鈉,攪拌溶解,再加鹽酸普魯卡因使之溶解,加入0.1mol/L的鹽酸溶液調節(jié)pH,再加水至足量,攪勻,過濾分裝于中性玻璃容器中,用流通蒸氣100℃30分鐘滅菌,瓶裝者可適當延長滅菌時間(100℃45分鐘)。
作用與用途 本品為局部麻醉藥,用于封閉療法、浸潤麻醉和傳導麻醉。
注解 (1) 本品為酯類藥物故易水解。影響本品穩(wěn)定性的因素及解決辦法參看第五章有關部分。保證本品穩(wěn)定性的關鍵是調節(jié)pH,本品pH應控制在3.5~5.0。滅菌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2) 氯化鈉用于調節(jié)等滲,實驗表明還有穩(wěn)定本品的作用。未加氯化鈉的處方,一個月分解1.23%,加0.85%氧化鈉的僅分解0.4%。
(3) 極少數(shù)病人對本品有過敏反應,故用藥前詢問病人過敏史或做皮內試驗(0.25% 普魯卡因溶液0.1ml)。
維生素C注射液(抗壞血酸)(Vitamin C injection
處方
維生素C 104g
依地酸二鈉 0.05g
碳酸氫鈉 49g
亞硫酸氫鈉 2g
注射用水加到 1000ml
制法 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飽和,加維生素C溶解后,分次緩緩加入碳酸氫鈉,攪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預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鈉溶液和亞硫酸氫鈉溶液,攪拌均勻,調節(jié)藥液pH 6.0~6.2,添加二氧化碳飽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與膜濾器濾過,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并在二氧化碳或氮氣流下灌封,最后用100℃流通蒸氣15分鐘滅菌。
注釋(1) 維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式結構,故顯強酸性。加入碳酸氫鈉(或碳酸鈉),使維生素C部分地中和成鈉鹽,以避免疼痛。同時碳酸氫鈉起調節(jié)pH的作用,以增強本品的穩(wěn)定性。
(2) 維生素C的水溶液與空氣接觸,自動氧化成脫氫抗壞血酸。。
(3) 本品穩(wěn)定性與溫度有關。,故以100℃15分鐘滅菌為好。但操作過程應盡量在避菌條件下進行,以防污染。
第四節(jié) 輸 液
輸液(infusion solution)是指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注射液,它是注射劑一個分支。
(一) 輸液的種類
1. 電解質輸液 用以補充體內水份、電解質,糾正體內酸堿平衡等。如氯化鈉注射液、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注射液等。
2. 營養(yǎng)輸液 營養(yǎng)輸液有糖類輸液、氨基酸輸液、脂肪乳劑輸液等。
3. 膠體輸液 膠體輸液有多糖類、明膠類、高分子聚合物等,
(二) 輸液的質量要求
輸液的質量要求與注射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這類產(chǎn)品注射量較大,故對無菌、無熱原及澄明度這三項,更應特別注意。滲透壓可為等滲或偏高滲,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異常變化。此外輸液要求不能有產(chǎn)生過敏反應的異性蛋白及降壓物質。輸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劑,并在貯存過程中質量穩(wěn)定。
二、輸液的生產(chǎn)工藝
輸液的配制 輸液配制通常加入0.01%~0.5%的針用活性炭,具體用量,視品種而異,活性炭有吸附熱原、雜質和色素的作用,并可作助濾劑。
(七) 輸液的質量檢查 1. 澄明度與微粒檢查 2. 熱原無菌檢查 3. 酸堿度及含量測定
三、輸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染菌 根本辦法是盡量減少生產(chǎn)過程中的污染,同時還要嚴格滅菌,嚴密包裝。
(二)熱原反應 盡量使用全套或一次性的輸液器,為避免熱原污染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三)澄明度與微粒的問題 微粒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藝操作中的問題原輔料質量問題等。解決辦法除了加強工藝過程管理,制訂了輸液用的原輔料質量標準。
五、營養(yǎng)輸液 由于某種原因,患者一切所需營養(yǎng)完全由非胃腸途徑輸入體內,這種療法稱為胃腸外的全營養(yǎng)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這種營養(yǎng)方法一般是將營養(yǎng)輸液通過靜脈給藥,所以又叫全靜脈營養(yǎng)。
糖、脂肪、蛋白質是人的三大營養(yǎng)成份,而營養(yǎng)輸液就是根據(jù)這種需要考慮的,主要有碳水化合物的輸液、靜脈注射脂肪乳劑、復方氨基酸輸液。
(一)復方氨基酸注射液(輸液)
1. 處方設計
必需氨基酸,這類氨基酸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
2. 生產(chǎn)中的問題
復方氨基酸注射液的生產(chǎn),主要存在二個問題,一是澄明度,影響澄明度的關鍵是原料純度,一般均需反復精制。其次是穩(wěn)定性,主要表現(xiàn)為含量下降色澤變深,其中以變色最為明顯。
影響穩(wěn)定性的因素有氧氣、光、溫度、金屬離子、pH等,故輸液要通氮氣,調節(jié)pH,加入抗氧劑等措施,并避免金屬離子混入,避光保存。
(二)靜脈注射脂肪乳劑 靜脈注射脂肪乳劑輸液是以植物油脂為主要成份,加乳化劑與注射用水而制成的水包油型乳劑。
制備靜脈注射脂肪乳劑的關鍵是選用高純度原料、毒性低、乳化力強的乳化劑,
第五節(jié) 注射用無菌粉末
注射用無菌粉末簡稱粉針。凡是在水溶液中不穩(wěn)定的藥物,如青霉素G、先鋒霉素類及一些醫(yī)用酶制劑(胰蛋白酶、輔酶A)及血漿等生物制劑,均需制成注射用無菌粉末。
分類將冷凍干燥法制得的粉末,稱為注射用冷凍干燥制品,而用其它方法如滅菌溶劑結晶法、噴霧干燥法制得的稱為注射用無菌分裝產(chǎn)品。
二、注射用冷凍干燥制品
冷凍干燥是將需要干燥的藥物溶液預先凍結成固體,然后在低溫低壓條件下,從凍結狀態(tài)不經(jīng)過液態(tài)而直接升華除去水分的一種干燥方法。凡是對熱敏感在水溶液中不穩(wěn)定的藥物,可采用此法制備。
冷凍干燥的優(yōu)點是:①可避免藥品因高熱而分解變質,如產(chǎn)品中的蛋白質則不致變性;②所得產(chǎn)品質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復藥液原有的特性;③含水量低,一般在1~3%范圍內,同時干燥在真空中進行,故不易氧化,有利于產(chǎn)品長期貯存;④產(chǎn)品中的微粒物質比用其它方法生產(chǎn)者少,因為污染機會相對減少;⑤產(chǎn)品劑量準確,外觀優(yōu)良。
(二)冷凍干燥制品的工藝
冷凍干燥工藝過程 (1) 預凍(2)減壓 (3)升華干燥 (4)再干燥
升華干燥法有兩種,一種是一次升華法,另一種是反復預凍升華法。
(三) 冷凍干燥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及處理方法
1.含水量偏高
原因:裝入容器液層過厚,超過10 ~15mm ; 干燥過程中熱量供給不足,使蒸發(fā)量減少;真空度不夠,冷凝器溫度偏高等,均可造成含水量偏高。 方法: 可采用旋轉冷凍機及其它相應的辦法解決。
2. 噴瓶
原因: 主要預凍溫度過高,產(chǎn)品凍結不實; 升華時供熱過快,局部過熱,部分制品熔化為液體,在高真空條件下,少量液體從已干燥的固體界面下噴出而形成噴瓶。 方法: 為了防止噴瓶,必須控制預凍溫度在低共熔點以下10 ~20℃ ,同時加熱升華,溫度不要超過共熔點。
3. 產(chǎn)品外形不飽滿或萎縮成團粒
原因,可能是凍干時,開始形成的已干外殼結構致密,升華的水蒸氣穿過阻力很大,水蒸汽在已干層停滯時間較長,使部分藥品逐漸潮解,以致體積收縮,外形不飽滿或成團粒。粘度較大的樣品更易出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解決辦法主要從配制處方和凍干工藝兩方面考慮,可以加入適量甘露醇、氯化鈉等填充劑,或采用反復預冷升華法,改善結晶狀態(tài)和制品的通氣性,使水蒸氣順利逸出,產(chǎn)品外觀就可得到改善。
三、注射用無菌分裝產(chǎn)品
(一) 注射用無菌粉末物理化學性質的測定 為了制訂合理的生產(chǎn)工藝,首先對藥物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研究,主要測定物料的熱穩(wěn)定性,臨界相對濕度、粉末的晶形和粉末松密度( 比容) 。
第七節(jié) 眼用制劑
滴眼劑(英: Eye-drop):
眼用液體藥劑按用法可分為滴眼劑及洗眼劑。工業(yè)生產(chǎn)只有滴眼劑。
滴眼劑的質量要求1. pH值2. 滲透壓3. 無菌4. 澄明度5. 粘度6. 穩(wěn)定性
(一)吸收途徑: 主要經(jīng)過角膜和結膜兩條途徑吸收
(二) 影響吸收的因素:1. 藥物從眼瞼縫隙的損失2. 藥物外周血管消除3. pH與pKa 4. 刺激性5. 表面張力6. 粘度
三、滴眼劑的生產(chǎn)工藝
滴眼劑的處方設計與附加劑選用
(一) pH值的調整
(二) 滲透壓的調整
(三) 無菌度的保持
(四) 粘度的調整
(五) 穩(wěn)定劑、增溶劑、助溶劑等的添加